另一边,唐念已经到了牧云山脚下。
黄昏已经谢去,夜幕笼罩山头,整座山上寂静无声,连风吹树叶的声音都消失了,只剩“哗哗”的水流声还能隐约听见一点。
唐念将背上的剑取下,握在左手上,她回头望了眼已经看不清的牧云县,毅然上了山。
上午来查探时唐念没有惊动楼穆,将山上的毒蛇全部赶跑,夜晚的蛇应该更加活跃才是,但唐念却一条都没发现。
这不tຊ是一个好征兆。
要不是唐念在幻境中长大,对幻境极为敏感,她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走进了邪祟设下的幻境之中。
戌时一刻马上就要到了,唐念不敢在山路上有过多的耽搁,她不敢拿城里那些无辜百姓的性命去赌。
当她赶到镜湖旁,第一眼就看到正吐着黑气的蛇头青铜鼎。
四只蛇头虽然没有动,但唐念却明显感受到在她到来后,有几双眼睛直直地盯着自己。
唐念抽出剑,握紧剑柄环顾四周,发现一处杂草丛似乎有些不同。
唐念慢慢挪动步子向草丛靠近,拨开草,就看见送信的人正被五花大绑丢在草丛里,嘴里塞着一团布。
那人还醒着,看到唐念后,“呜呜呜”了半天。唐念皱眉,蹲下身子拔出他嘴里的那团布,扔在了地上。
“唐天师!救救我!救救我!”
唐念没理会他,站起身,又检查了镜湖周围,大概是时间未到,她没有找到邪祟的踪影。
“唐天师!我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!”
唐念瞥了眼在草丛里扭动挣扎的男子,没有替他解开绳子,她没有忘了那张赴约的纸,是他送来的。
“说说吧。”
男子听到唐念回应的声音,咽了咽口水:“小的叫任……任兴安,六年前和李大哥一起上的牧云山。”
李大哥就是被活埋的那个人。
唐念猜的果然没错,面前这人,就是被众人遗忘的第五个人。
“李大哥上山砍柴的时候发现山上有个墓,就喊我们来看看里面有没有宝物能拿去倒卖,我们一路进去就只看到那个青铜鼎。”
说着,他又咽了下口水,有些畏惧地向唐念身后的青铜鼎看去。
“陈宏兄以前就是干这种生意的,一看就知道这个青铜鼎不是凡物,我们五人一合计就把它抬出去,寻思找个富贵人家卖了。”
陈宏是被箭射死在铁矿的,虽说听上去活埋更加残忍,但唐念看过卷宗上的描述,箭箭不致死,他是血流尽而亡的。
当时唐念也怀疑过,五行祭坛的要求仅是被箭射死,为什么陈宏死相会如此凄惨。
现在看来,一定是这原因。
唐念点点头,示意他接着说。
任兴安的声音有些发颤,似乎不愿意回想当年那段往事。
“这口鼎实在太邪乎了,我们五个人抬着它根本出不了墓室,最后还是陈宏兄开了个盗洞,我们才逃出那个墓。”
“我们在下山的时候越想越不对劲,李大哥提议把鼎拿去给张老看看,张老云游四方,那阵子正好到了我们村子,虽然陈宏兄有些不开心,但也答应了。”
“张老见多识广,一眼就看出这是件陪葬品,就让我们赶紧把鼎送回墓里。”
“但是你们没有照做,对吧。”唐念知道,要是他们把鼎送回去了,六年后的今天不会发生这样的事。
任兴安沉默了片刻,点点头。
“也不是我们不去做,因为那天天色已晚,我们决定第二天在村口见面,再一起把鼎送上山。可是我们四个人等了很久,都没有等到陈宏兄,那口鼎也从张老那消失了。”
“他一个人把鼎拿去卖了?”唐念转头看了眼还在散发黑烟的青铜鼎,问道。
任兴安摇头:“当时我们也这样以为,他就这样和青铜鼎一起消失了三天,再见到他的时候,我们四个人都没有看见青铜鼎,问他他也什么都不说。”
“后来我们看也没有什么事情发生,也就没再去关注这件事。”
说着,任兴安又哭喊起来:“唐天师,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了,救救小的吧!”
唐念轻笑一声,手中的剑却是握的更紧了:“故事听完了,你也该现身了吧。”
青铜鼎吐出的黑烟瞬间绕过唐念,一股脑地冲向唐念面前的男子,唐念不动声色地向后退了一步。
黑烟缓缓淡去,捆着任兴安的绳子被割断了,任兴安站起身,活动了下关节。
“阁下不打算介绍一下自己?”唐念一眼就看出自己面前的不是刚刚那个懦弱无能的任兴安了。
那人轻哼一声,显然是对自己占用的身体感到不满。
“将臣。”说着,露出了自己的獠牙。
唐念没想到墓里的竟会是传说中僵尸的先祖。
在唐念的印象里,五行祭坛是一个能使人起死回生的邪术,而像将臣这种僵尸,不死不灭,又为什么要用到五行祭坛?
“前辈为何选择了我?”
将臣抬头看了看天,距离戌时一刻还有一些时候。
“你倒是先说说,你对刚刚那个故事的看法。”
“任兴安说谎了。”
“哦?何出此言?”
“若是真如他所言,那前辈附身的对象绝不会是他。”
将臣能附身在任兴安的身上,一定是任兴安和他达成了什么协议。
“你倒是如她说的那般聪慧,可惜了。”将臣笑了起来,但他说的话,却让唐念发颤,“选择你,当然是受人之托。”
唐念突然想起,五行祭坛的发动还能让发动者的实力大增,但是如果缺少任意一环,都会使发动者丧失理智。
任兴安的魂魄应该已经被将臣吞噬了,那么所谓的“一人救全城”,就是让她代替任兴安溺死。
那么戌时一刻,就是五行祭坛真正发动的时间了。
将臣一旦丧失理智,就不只有牧云县一座城遭殃。可若是五行祭坛成功发动,将臣实力大增,又怎能保证牧云县能免于毁灭。
将臣不入世,却在六年后闹出这等大事,只能是当年五人所做之事惹怒了他。
还有那个“受人之托”,受的又是谁的托?
——
作者有话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