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 A-
A+ A-

其次,脑外科病人的呼吸状态极其重要。
急诊室的医生,如果怀疑病人颅内压力高,会让病人稍微侧头,确保呼吸道畅通……”
有些人的命硬得很,能逃过死神的镰刀,这样的幸运儿复苏得就快,快快醒来的人,以后的日子自然过得更舒坦。
第三条规矩有点怪,脑外科的病人,血压要是很正常,那反而不正常了。脑袋受了伤,紧张时候血压居然还能稳如老狗,这事儿说不通。
第四点嘛,脑袋磕磕碰碰的治疗,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。这一路得过关斩将:先是开颅手术这一难关,接着得闯过生死关、醒来关、并发症关、后遗症关,什么再出血啊、脑水肿啊、肺部感染啊、癫痫发作啊、电解质紊乱啊、脑积水啊,都是拦路虎。
第五条原则告诉你,脑外科手术没个小打小闹,不过只要你手底下解剖功夫到家,止血技术过硬,上头动刀子就不在话下了。
第六条挺玄乎,脑袋受伤啊,轻伤有时候比重伤还麻烦。
第七条讲用药,抗生素、维生素、激素、还有甘露醇,这就是医生口中的“三菜一汤”。
第八条,碰到病人头晕目眩这些脑缺血的症状,可别大意了,从脖子到脑子里的血管都得查清楚,得用血管造影或者核磁共振三维重建,两边都不能漏,特别是颈总动脉、颈内动脉那些重要通道,一个也不能少!
“嚓嚓嚓!”
教室里,学生们的手飞快,把这些要点一字不落记在了本子上。
在大学的课堂上,老师们讲课的速度常常快得跟飞一样。
这对听课的学生来说,简直是个大考验。
可陈文章讲课,那叫一个张弛有度。
只要认真跟着听,大伙儿都能跟上节奏。
当然了,他也知道学生们不能一直精神百倍。
所以他瞅准时机,在学生们注意力稍微松懈的空档,用风趣又逗乐的话,讲几个医学界的奇闻异事,或者抖几个医学界的段子,和学生们来个互动小插曲。
陈文章讲了个故事:“前几天我在网上瞧见一对父子在讨论医学进步。
老爸说,亲戚急性阑尾炎住院,花了八千多大洋,想当年割个阑尾,一千多就能摆平。
儿子一听,立刻回了句:
您老人家怕是二十年没摸过手术刀了吧?
那时候你跟你那帮同学喝酒,还说电刀不实用,结扎夹闭合器估计你听都没听说过吧?
科技进步了,手术效率也跟着蹭蹭涨。
以前开个阑尾,缝肚子都要半小时,现在一个小时能搞定三个胆囊手术!
二十年前,县级医院开个胃,得耗上十小时,出血点一个接一个钳夹缝合。
如今超声刀一来,血管一秒凝固,就算三百个出血点,十分钟也搞定了。
做完胃手术,当天就能下地走两步,一周基本就能出院,阑尾、胆囊手术都快成门诊小手术了。
钱花得多,那是因为社会发展了。
人遭的罪,可比以前少了太多太多。
你们那个年代,哪能比哦?”
说到这里,他又补了一句:“从这儿就能看出,医学是不断进步的。
干这行,就得活到老学到老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