难道他对她有意思?不是她自夸,她的长相符合这时代的审美,大眼睛,双眼皮,皮肤有点黑,但是在农村女人中间算是比较白的,头发乌黑,梳两条大辫子,谁见了都乐意瞅。她思绪纷飞,直到李建国突然插了一句话,“我待会儿去见见我的战友,两个小时后回来。”张秀花:“……”原来是她自作多情了。他真的是来见战友的。两个小时后,当李建国骑着自行车回来,她就更加肯定自己是自作多情。这年头的自行车跟三十年后的宝马奔驰差不多,如果不是特别信任的人,根本舍不得借出去。
张秀花走到小丫头旁边,弯腰向对方打招呼,怕吓坏小孩,她露出平生最美的笑容。
小丫头七八岁年纪,胆子有点小,看到陌生人靠近,怯怯往后退,那双黑白分明的眸子全是警惕。
张秀花停在两米开外的地方,掏出两颗高梁饴糖。亮黄色的包装纸立刻吸引住小丫头的注意力。
许是年纪小,没人教过她防备陌生人,在确定张秀花要把糖送给她时,她飞快抢走糖,生怕张秀花反悔。
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招娣。”
张秀花又问她是哪个村子。
招娣指着不远处的村子,“梅花村。”
张秀花一脸欣喜,这姑娘居然会说普通话。
她这么想也就这么问了,招娣却不以为然,“我上一年级时老师教的。”
说到这里,她脸上闪过一丝落寞。
张秀花猜到她肯定辍学了,她指着对方手里的饴糖,“你们村谁家有两个儿子。大的那个孩子今年七岁。小的那个两岁。”
招娣想了半天回答,“我知道,红兵家。红兵他弟就是两岁。”
“他家住在第几排第几号?”张秀花一颗心几乎跳在嗓子眼,就等对方回答了。
谁知招娣却闭嘴不言了,两只眼睛充满警惕,将她上上下下打量一遍,“你是坏人?!”
“不是。那个大孩子是我亲侄子。他是被那家人买来的。他们对他不好。”张秀花怕她小小年纪就有心理疙瘩,于是就道,“不信你可以问问他,他是不是叫继东。不过你一定要偷偷地问,要是被他养父母知道,一定会打他。你可能也会受连累。”
上辈子继东一直想找回自己的亲人,但是那时候她嫁到外省,她又出去打工,继东找上门时,因为穿得太落魄,被许大勇嫌弃撵走,甚至没有告诉她这件事。直到他们后来重逢,她才知道。要不她为什么那么恨许大勇。
招娣陷入纠结,眉心几乎拧成疙瘩,好半天她从地上爬起来,拿起镰刀就想走。
张秀花哪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,“如果你告诉我那家人住在第几排第几号。我就给你五块钱。我说话算话。这糖就是定金。绝不反悔。”
其实她应该省着点花,给一两块钱就够了。可是她只有一次机会。万一这孩子嫌钱少,不心动,回头再告诉村里人,那她以后甭想带走继东。所以她给了五块。以前她在报纸上看过一句话叫“如果有100%的利润,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;如果有200%的利润;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;如果有300%的利润;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”,其实这句话在普通人身上照样行得通。人会为了高回报冒险,却不会为了小利铤而走险。
招娣愣住。张秀花继续蛊惑,“有了钱,你就能上学。你还可以买你自己喜欢吃的东西。你看别的小朋友都在村里玩捉迷藏,只有你一个人顶着大太阳割猪草,你觉得公平吗?”
这么小的孩子哪里见过钱,五块钱在许多大人眼里都是天大的数字,更不用说一个小丫头。要知道她一学期学费才一块三。招娣有些不敢相信,“真的?”
“真的。”张秀花掏出一张纸币亮给她看。
大概是钱的诱惑太大,招娣没作多长时间思考,终于还是答应。不过为了保险起见,她还要先去问一问红兵。
别看这孩子年纪小,智商却一点都不低。张秀花回想自己八岁时,好像只知道跟在大哥屁股后头抓鱼。
招娣让张秀花在这边等她,她拎着篮子,沿着小道拐回村里。
张秀花回到大路和李建国说了刚刚的事。
李建国看了眼招娣的方向,只剩下一个小点,他有些不放心,“这孩子会不会告诉大人?”
“我再三叮嘱不能告诉大人。”张秀花苦笑,“我现在只能指望她了。如果她靠不住,那就报警。”
李建国思来想去也只能选择相信。
两人站在路边等啊等,等得腿脚发麻,路过的人都会好奇瞅他们两眼。
怕这些人怀疑,两人只能学着刚刚那丫头到稻田边拔猪草。
等猪草堆成一座小山,招娣终于姗姗来迟,她几乎是小跑着回来,黝黑的脸庞红扑扑的,还喘着粗气。
她跪在地上,小声提醒他们,“红兵让我给你们带句话。他晚上会偷偷溜出来。你们可以在村口等他。”
张秀花愣了一下,随即巨大的欣喜萦绕着她。
她刚刚还在想,这丫头告诉她地址,她就半夜偷偷把人带出来。没想到继东已经做好了打算。
张秀花直接给了招娣五块钱,并且叮嘱她,“不要告诉任何人。如果你把这事告诉别人,他们会找你爸妈要赔偿,到时候你就没法上学了。”
“可是我不把钱拿给爸妈,他们不会让我上学的。”招娣有些犹豫。
“过段时间,你再告诉他们,你捡到了五块钱。”张秀花立刻给她出主意。这时候农民都穷,拾金不昧的人终究是少数。更何况重男轻女的家长不可能做好人好事。
招娣仔细一想,觉得她这个主意风险最小,既不用挨打,又能上学。
张秀花将刚刚拔的猪草塞进她的篮子里,再三叮嘱她,不许告诉任何人。
招娣点头答应了。
因为晚上要过来接侄子,张秀花和李建国先赶回镇上。
他们回来时间不凑巧,已经过了饭点。好在郑平提前给他们买了包子。
张秀花一边吃包子一边把情况跟郑平讲了一遍。
郑平立刻道,“那我下午就去买火车票,接到孩子,我们就走。这边火车晚上也有票的。”
他怕夜长梦多,尤其那个村子很团结。要是发动全村人过来找,他也要受连累。
他的主意正合她意,张秀花果断点头,“行。就按你说得办。”
她给了郑平三十块钱,又看向李建国,“你是直接回家,还是跟我们一起回去?”
李建国想了想,“还是回你们村吧。我还有点事。”
张秀花点点头。她总算明白李建国是为了帮她才特地来的木西县。因为她之前等招娣的时候,没话找话,问他家在哪里。
他说在东北。但是木西县在南边,如果他真是过来看战友,怎么可能往回走?而且他来了木西县,也没去看战友。这是不是说明他对她有意思?还是他单纯只是想做好人好事?
应该不是好人好事吧?她又不是一个人来的。还有郑平呢。
难道他对她有意思?不是她自夸,她的长相符合这时代的审美,大眼睛,双眼皮,皮肤有点黑,但是在农村女人中间算是比较白的,头发乌黑,梳两条大辫子,谁见了都乐意瞅。
她思绪纷飞,直到李建国突然插了一句话,“我待会儿去见见我的战友,两个小时后回来。”
张秀花:“……”
原来是她自作多情了。他真的是来见战友的。
两个小时后,当李建国骑着自行车回来,她就更加肯定自己是自作多情。这年头的自行车跟三十年后的宝马奔驰差不多,如果不是特别信任的人,根本舍不得借出去。
“走吧!我们骑着自行车去接人。等他们发现时,我们早就跑得远远的。”
张秀花噗嗤一声笑了,“还是你想得周到!”
就是有点不好意思,让他欠人情了。等他们回了村,她一定做顿好吃的表达一下谢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