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后等到后来神女又讲到土地兼并,大多数土地都被那些世家大族,地方豪强掌握在手中的时候,那种无法言说的悲切之感,突然在胸腔中涌动。正在耕种的农人们,纷纷停了下来。有些人这一辈子也不过只有那几亩土地而已,就这样都得被那些豪强想方设法给夺走吗?唐朝。李世民转身看向身后:“诸位爱卿,神女提到的原因,你们都记住了吗?”一群大臣们自然是连连点头,努力保持稳重。其实如今在宫殿的院
另一端。
赵过正在捧着田里的土壤,教导那些农人种地。
“你们翻地的时候,尽量把这些大的土块碾碎……”
那些农民本来是不相信他的,但是看到这个朝廷派过来官吏,真的和他们一起赤脚走在田地间,那些农民才逐渐佩服起来。
赵过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,今天的天气不错,晴空万里,即便天上有着正在讲述未来的神女,这些忙碌的农人们仍然没有停下劳作。
毕竟神女虽然神通广大,能够预知未来的事情,但是对于这些普通的百姓来说,最主要的还是能够填饱肚子。
如果错过了农时,未来的粮食就没有着落,一家人都得挨饿,即便知道未来的那些事情又有什么用?
不过神女的声音响彻天地,即便他们不刻意去看,也能够听到的,一些人就一边刨着地,一边听着神女讲述故事。
关于那个来自东汉奇葩皇帝的所作所为,他们都是当做乐子来听的,原来皇帝都是这样的,竟然还任宦官做父母,还修建那个什么馆,听着就让人觉得羞耻。
“二叔,你说现在的皇上是不是也做过这种事情?”有一个正在翻土的青年汉子,询问他身旁的亲人。
“那谁知道嘞,不过天下的皇帝应该都是一样的,他们什么都有,也不需要像我们一样种地,不就是可劲玩吗?”朴实的二叔擦去脸上的汗水,一边刨地,一边嘿呦了一声。
“要是俺们也有这样的身世,谁愿意一辈子土里刨食哩。”
正在观看视频的汉武帝不知为何,突然觉得鼻子有些痒,他觉得有人在骂自己。
金灿灿的阳光倾洒下来,空气中蒸腾着热意。
农人们一边刨地,一边在那里闲聊。
然后等到后来神女又讲到土地兼并,大多数土地都被那些世家大族,地方豪强掌握在手中的时候,那种无法言说的悲切之感,突然在胸腔中涌动。
正在耕种的农人们,纷纷停了下来。
有些人这一辈子也不过只有那几亩土地而已,就这样都得被那些豪强想方设法给夺走吗?
唐朝。
李世民转身看向身后:“诸位爱卿,神女提到的原因,你们都记住了吗?”
一群大臣们自然是连连点头,努力保持稳重。
其实如今在宫殿的院子里面,有专门的史官正在记录神女所讲述的话,然而皇帝还是这么专门询问他们一句,敲打之意,就非常明显了。
【只能说,时代的悲剧,有很大程度要归咎于统治者的无能。当汉灵帝荒废朝政、声色犬马、任由宦官专权,不顾天下百姓的时候,这一切就已经注定了。
后来这个十来岁就登基的帝王,三十三岁就在南宫嘉德殿驾崩,和他纵情声色,荒淫无度又怎么可能没有关系呢?
不过对于天下百姓来说,这个昏庸无能的汉灵帝早早驾崩,或许也是一种好事。
说起来,汉灵帝在位时期还设置了鸿都门学,虽然这是他为了自己的喜好才设立的,但这也算是误打误撞地得到了一项开创性的功绩。
鸿都门学收的大多都是那些平民子弟,研究的不是儒家经典和那些历史典籍,而是学习辞赋、小说、书画等文学艺术,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科大学。
与此同时,鸿都门学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和艺术的专科学院,具有开创性,在整个教育发展史上也有重要的意义。】
秦朝。
“辞赋?小说?”除了书画之外,这些对于嬴政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,听到辞赋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楚辞,那是来源于楚地的歌辞,后世之人崇尚的,居然是这种华而不实的文章吗?
所谓教育发展史,应该就是教育从古到后世发展的历史,这些居然在整个教育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,这次汉灵帝也算是歪打正着了。
既然这个鸿都门学这个有意义,若是提前在秦朝开办,那朕岂不是得到了一次开创性的功绩。
而且嬴政还觉得,神女离开之后那些小方块上面所增加的积分,应该和他的所作所为,以及自己的那些功绩有关。
若是这个积分累积到了一定程度,是不是可以见到真正的神灵。
亦或是,成神?
想到这里,嬴政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。
后方,淳于越也呼吸急促,当然,他和始皇帝想的不一样,因为这位儒学大家突然在上面讲述的内容中,发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。
神女提到了那个汉灵帝时期新建造的鸿都门学,招收的都是平民,研究的不是儒家经典。
那也就是说,之前的正统学院,研究的都是儒家经典了?
在后世,他们儒家学派竟然超过了法家,成为天下人认可的正统学派吗?
他的目光突然变得炙热起来,既然后世的儒学都能发扬光大,为何秦朝就不可以呢?
如今始皇已经改变了对他们这些儒家子弟的态度,甚至神女和后世之人的一些思想对于儒学也是比较推崇的。
始皇帝想要延续朝代,必定要研究神女所说过的话,重用儒家子弟,儒学兴盛,近在咫尺!
如果再能够得到那种纸的制作方法……
淳于越都不敢想象。
----------------
《后汉书·卷八·孝灵帝纪第八》:丙辰,帝崩于南宫嘉德殿,年三十四。戊午,皇子辩即皇帝位,年十七......辛酉,葬孝灵皇帝于文陵。
(不过也有人说后汉书记载的有误,刘宏继位时年十二,驾崩时应为三十三岁。)